首頁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承辦教育部“101”計劃專家課程建設報告會

發布日期:2024-10-16    點擊:

 為了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推進本科教育的内涵發展,積極推動一流課程建設,10月12日上午,我校在校圖書館六層報告廳成功舉辦了教育部“101”計劃專家課程建設報告會。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加強‘101’課程建設 促進本科教學高質量發展”。

5175D

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侯華,山西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原山西大學副校長梁吉業出席大會并講話。北京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陳向群,國家教學名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戰德臣,國家教學名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俞勇,CCF長沙分部主席、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毛新軍受邀參加大會。

侯華代表學校緻辭,對來校講學的教育部“101”計劃專家表示衷心感謝,對出席報告會的領導、嘉賓以及業界同仁表示誠摯歡迎。他介紹了我校在本科教育教學方面的基本情況,希望專家們為我校專業建設不吝賜教,提出寶貴意見建議,幫助學校進一步提升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水平。

梁吉業代表山西省計算機學會緻辭,他表示教育部“101計劃”是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教育教學改革,對于構建高質量課程體系、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毛新軍代表來校專家講話,他介紹了教育部“101”計劃的進展情況,并對我校支持“101”計劃工作表示感謝。


報告會上,陳向群圍繞北京大學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思路,詳細介紹了課程教學的設計方案。他着重通過授課示範、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等内容,強調了課程建設過程中的系統能力培養、問題解決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及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知識點的關聯性。

戰德臣圍繞《計算概論(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建設的目的和意義、建設方案、建設成果和資源分享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提出了依托“101”計劃,不斷推動專業教學改革的途徑和模式。

俞勇就《數據結構》課程的建設目标及思路、實施方案及做法、課程共建與共享等方面,對課程建設中的教材建設、實踐平台、教學資源、課程思政等重要環節進行了闡述,并詳細講解了打造良性循環的數據結構課程建設“生态圈”的理念及意義。

毛新軍以《軟件工程》課程為例,讨論了如何依托“101”計劃建設成果,推動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從而提升課程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并圍繞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和考評方法等多個方面進行的深層次的改革進行了詳細闡述。

報告後,參會教師踴躍發言,與專家們就課程建設、教學改革、青年教師培養與發展、地方“101”計劃實施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報告會最後舉行了專家簽名贈書儀式。戰德臣、俞勇和毛新軍三位專家向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贈送了親筆簽名的“101”計劃教材。

本次報告會由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聯合教務部組織承辦,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信息技術新工科産學研聯盟主辦,聯盟實踐教學工作委員會、山西省計算機學會、CCF教育專委會、CCF太原分部、CCF YOCSEF太原協辦。我校專任教師代表以及來自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山西财經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師範學院等兄弟院校的教師共2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延伸閱讀:

教育部“101計劃”通過推進一流核心課程、一流核心教材、一流核心師資團隊、一流核心實踐項目,四個“一流”建設,提高整個國家教學質量,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築牢根基。202112月,教育部在計算機領域率先啟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計劃。20234月,在計算機“101計劃”的基礎上,又啟動了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中藥學、經濟學、哲學等領域的基礎學科,如今正從基礎學科領域,向人工智能等交叉學科領域逐步延伸。


報告專家簡介:

陳向群:教育部“101”計劃《操作系統》課程負責人,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北京計算機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系統軟件、移動計算、智能軟件、軟件工程。長期擔任北京大學“操作系統”“計算機系統導論”本科課程教學工作。獲第七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獲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獎勵,“操作系統原理”課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計算機系統導論”課獲教育部線下一流課程,北京市教學名師。

戰德臣:教育部“101”計劃《計算概論(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負責人,哈爾濱工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學部教學委員會主任、學校MOOC推進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家教學名師;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20182, 20221),首屆國家教材建設獎優秀教材二等獎(20211),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一等獎4項,省級優秀教材獎一等獎1項,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獎勵計劃獲獎者;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俞勇:教育部“101”計劃《數據結構》課程負責人,上海交大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現擔任教育部拔尖計劃交大計算機學科方向項目主任。任全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計算機學會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學生英才計劃計算機學科工作委員會委員。曾主持教育部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2 項,發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8 篇,主編教材、著作及譯著21冊,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 項。他承擔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國外著名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 300 餘篇學術論文,谷歌學者論文引用數達 32000 餘次,曾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中國計算機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俞勇教授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标兵、中國計算機學會傑出教育獎、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教學名師、上海市模範教師、首屆上海交大校長獎和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等榮譽、首屆上海交大名師。

毛新軍:教育部“101”計劃《軟件工程》課程負責人,國防科技大學首席教授,全國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首屆霍英東教育教學獎獲得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CCF教育專委副主任,信息技術新工科産學研聯盟實踐教學工委主任,長期從事軟件工程方向的科學研究、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NSFC面上和重點、軍隊科技委等課題20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在TSEICSEASEESEICSMEJSEPSANERICPCJCST、中國科學、軟件學報和計算機學報等期刊和會議上,獲得ACM SIGSOFT傑出論文獎,開展了開源教育實踐以及基于開源和群智的課程教學改革,編著有“101計劃核心教材”等著作和教材八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湖南省和軍隊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南省計算機學會教學成果特等獎、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Baidu
sogou